在處理一些圖片的時候,常常發現不同的螢幕上面看到的顏色表現是不一樣。可能是其中一台顏色有偏差,也可能是兩台顏色都不正確。色彩管理則是用來解決這種情形,讓圖片每個設備或軟體上顯示出應該出現的顏色。
色彩管理有什麼好處?先以瀏覽器來說明。
測試一下瀏覽器是否有支援色彩管理。網站(http://miyahan.com/)中有三張花朵的圖片,如果打開之後這三張花朵顯示不同的顏色,表示目前使用的瀏覽器沒有使用色彩管理,如果有支援色彩管理的話,這三張花朵應該是一模一樣的顏色。
firefox3雖然有支援,但是預設是不開啟。要開啟的話,可以瀏覽器的URL中打入about:config,把gfx.color_management.enabled設定為true即可。另外gfx.color_management.display_profiled可以設定目前設備的icc描述檔位置,以顯示出圖片真正要表達的顏色。打開這些設定後,重開firfox就可以看到三張顏色一樣的花朵了,這只是在瀏覽器上色彩管理,一個好的色彩管理應該是從圖片的來源一直到終端的輸出設備都要一致化才能確保顏色的正確。
介紹色彩管理有關的名詞,建立色彩管理的觀念:
色彩空間:
用來描述在特殊用途下彩色能夠表現的範圍。人眼可以看到的色彩空間被定義為Lab色域,人眼無法看見的顏色在Lab中不被描述,目前我看過的色彩描述都是包含在Lab中,也就是軟體或是設備所展現出的顏色,人眼都可以看得到。其他常見的有 sRGB, adobe RGB, ColorMatch RGB, apple RGB, CMYK 等。在螢幕廣告常可以聽到廣色域技術,就是說這台螢幕能表現的色域較為寬廣,能夠表現更多色彩出來。不過螢幕再廣的色域,都還是在Lab之內。
icc色彩描述檔:
用來描述一個設備(螢幕、印表機或其他輸出設備)或是底片中每一個色塊的數值,可以說明設備或是底片所能呈現的色域及範圍。而ICC的格式目前已經被多數設備與軟體所任可以及支援。
校正:
校正就是量測特定螢幕、印表機或掃描器的色域,並且以ICC描述檔格式將此色域詳細描述的過程。由於每個設備能描述的能力都不一樣,並且會隨著環境光線、人工光源、機器老化等各種因素影響,所以往往一段時間設備就應該校正。儘管是同一台機器,在不同條件下校正完的icc描述檔,也不盡相同。
ColorSync:
提供使用者在每個設備中取得吻合,或接近吻合的彩色(因為不是每個設備展現色彩的能力都一樣)。只要每個設備或是軟體可以作ColorSync的話,就可以很正確的使用每個設備的ICC描述檔,在每個階段色彩都正確。
另外JPG的圖片可以加入icc色彩描述檔。所以看到這邊應該知道為甚麼在未開啟色彩管理的瀏覽器,會看到三張不一樣顏色的花朵,而開啟色彩管理後就可以顯現出顏色一致的花朵了吧。原因就是在不同顏色的jpg經由不同的icc色彩描述檔, 瀏覽器讀取後顯示出一樣的顏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